HOME> 本地特色赛事> 从世运到奥运!那些非奥项目的坚守和期盼

从世运到奥运!那些非奥项目的坚守和期盼

2025-10-10 00:30:43     本地特色赛事    

2025年成都世运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,运动员们的拼搏与汗水让人热血沸腾。在这项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上,无论是哪个项目的运动员,内心都藏着一个奥运梦:期待自己的项目有一天能够进军奥运会。就像世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获得者、武术运动员卢卓灵所说:“希望武术全面发展,走向全世界,未来能够申奥成功。”这句话不仅是她的期盼,更是所有非奥项目运动员的共同心声。

那么,世运会与奥运会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?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·佩鲁雷纳表示,世运会就像一个展示非奥项目魅力的“橱窗”。事实上,世运会和奥运会并非是两极世界,它们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。近年来,奥运会纳入的新项目几乎都来自世运会,这也体现了两者的密切联系。世运会的责任就是向全世界展示最好的非奥项目,供其选择。

提到非奥项目的魅力,大家可能会想到射箭、攀岩、皮划艇等项目。可别小看这些非奥项目,它们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奥运会就像一个被塞满的行李箱,新项目拼命往里挤,老项目则死守阵地。于是,一些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选择自立门户,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舞台。1981年,美国圣克拉拉迎来了第一届世运会,棒球、拔河等运动项目在这里首次亮相,标志着一个属于非奥项目的赛事大平台的诞生。

世运会的项目设置上,鼓励多元化,优先考虑新兴运动、特色项目,以及一些未能进入奥运的传统强项。这意味着,世运会不仅是非奥项目的展示舞台,更是它们通往奥运会的跳板。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,奥运会比赛项目需要具备广泛的参与性、观赏性和竞技性。因此,世运会也成为不少运动项目奔向奥运会的重要平台。

成都世运会的浮士德球比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,武术在这次世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受到广泛关注。许多运动员在这里展现出色的技艺,正如意大利选手劳拉,她在世运会上参加女子南拳南刀全能决赛,已经练习武术15年。作为一名在读大学生,她白天上课、做实验,晚上才抽时间练武,周末还得打工,“我非常期待武术能早日成为奥运项目。”她的坚持与努力,正是无数非奥项目运动员的缩影。

再比如,中国荷球运动员孙敬源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自己从未敢公开把荷球和奥运会联系到一起。他感慨道:“荷球进入奥运会还有多长的路要走?这真是个好问题。”尽管如此,他坚信中国一定是荷球进入奥运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分子,表示会继续努力推广这项运动。这样的决心与信念,正是运动员们对未来的期待与坚守。

世运会是新兴项目的展示舞台,跑酷、飞盘、无人机竞速、动力冲浪板等项目,洋溢着青春活力,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。2023年10月,国际奥委会宣布将棒垒球、板球、腰旗橄榄球、棍网球和壁球五个大项纳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。其中,除了板球,其余四个“奥运新兵”都在本次成都世运会亮相。这不仅是世运会的成功,也是对非奥项目的认可与支持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壁球在世运会上已经苦等十几年,终于圆梦2028年奥运会。30岁的中国香港队选手何子乐是新科亚洲冠军,她的职业生涯与壁球的未来紧密相连。尽管她知道距离奥运会还有一段路要走,但她依然充满希望,期盼着能在奥运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。

而世运会的流动性也为项目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。自东京奥运会开始,国际奥委会引入“新增项目”,这使得一些项目“进出奥运”的现象更频繁。例如,空手道与霹雳舞这两个项目在东京奥运会上有过亮相,但都不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出现。这种动态变化,既体现了奥运项目的开放性,也为那些暂离奥运舞台的项目提供了继续发展的平台。

因此,世运会不仅是新兴项目的孵化器,也是传统项目的再次发力之地。正如商春松所说:“世运会能让更多人真正认识跑酷。”她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体操女团季军,退役后转型成为跑酷选手。这次世运会首次将跑酷纳入正式比赛项目,通过标准化的赛道设计,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这项运动,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。

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舞台上,世运会不仅为非奥项目的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,也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。运动员们在这里拼搏奋斗,期待着有一天能站在更高的舞台上,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努力与成就。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曲折,坚守与期盼将始终伴随他们左右。世运会的舞台,正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